茶余說
茶之待人,從不厚此薄彼,。文人雅士也喝,,江湖俠士也喝;真命天子也喝,,凡夫俗子也喝,;市井小人也喝,鄉(xiāng)野村夫也喝,;羽扇綸巾也喝,,摳腳大漢也喝;你也喝,,我也喝,,他也喝。 老丈人喜歡喝茉莉花茶,,老家的大哥喜歡喝春尖茶,,有人喜歡龍井,有人愛喝普洱,,有人專好一口三泡臺,。
陸羽《茶經》有言:“茶者,南方之嘉禾也?!逼鋵嵃?,北方也有“嘉禾”,譬如隴南之康縣,、文縣,,“嘉禾”隨處可見。所謂“嘉禾”,,本質也就是些樹葉子而已,。
茶之論地域,則有南北之分,,有東西之別,;論出生,則有紅土地,、黃土地 ,、黑土地之異,;論顏色,則有紅茶,、綠茶,、白茶、黑茶之區(qū),;論發(fā)酵之輕重,,則有包種、烏龍,、紅茶,、黑茶之謂;論形狀,,則有葉狀,、蛋狀、餅狀,、磚狀,、餅狀之鑒;論手法,,則有蒸茶,、煮茶、熬茶之辨,;論喝法,,則有品、有茗,、有飲和有灌驢之迥,;論器皿,則有壺,、碗,、杯與罐罐之不同;論名義,,則有奶茶,、π茶、酥油茶……一言蔽之:繁多,。
前幾年刮了一陣子文冠果種植風,,有南方來的制茶人說文冠果的葉子能制茶,于是村子里文冠果樹的葉子都被炒成了茶,。十里沙河朋友老奎也種了幾十畝沙地,炒茶季節(jié)自然是贈了我兩袋子,。其一再說文冠果茶有降血壓降血脂兼具減肥之功效,。我大笑自己身圓如桶是“食言而肥”所致,只要言出必踐、說話算數(shù)自然就瘦如閃電了,。拿回家盡泡之后,,腰圓肚腆如故。自此就對喝茶可減肥之說不敢茍同,。 美食面前,,出于對糧食的尊重和響應光盤行動的必須,做不到矜持和飲食有節(jié),,喝茶減肥降脂于我來說就是個笑話,。
茶就是茶,它不是什么高雅如陽春白雪,、通俗如下里巴人的玩意兒,。
茶之待人,從不厚此薄彼,。文人雅士也喝,,江湖俠士也喝;真命天子也喝,,凡夫俗子也喝,;市井小人也喝,鄉(xiāng)野村夫也喝,;羽扇綸巾也喝,,摳腳大漢也喝;你也喝,,我也喝,,他也喝。 老丈人喜歡喝茉莉花茶,,老家的大哥喜歡喝春尖茶,,有人喜歡龍井,有人愛喝普洱,,有人專好一口三泡臺,。
多年前曾有幸在天水卦臺山下喝過一次罐罐茶。圍爐而坐,,一口餅子一口茶,,愜意而毫無違和感?;丶視r買了兩個熬茶小罐,,也曾邯鄲學步矯揉造作了一回。也許是茶葉放得有些多,,也許是熬煮不得法,,也許是沒有煤炭爐火的原因,,也許是水質迥異的問題,茶水有些苦澀難咽,。這讓我覺得罐罐茶“橘生淮北”水土不服,。失敗之余,熬煮罐罐茶就成了金城往事,。在漫長的歲月里,,罐罐茶熬煮的是日子,提煉和品味的是生活,,延續(xù)的是傳統(tǒng)文化,。于我來說,缺少根植于天水大地的生活,,只能是東施效顰了一回,。
茶之待水,從不挑肥揀瘦,。書畫雙絕而又不務正業(yè)的宋徽宗趙佶對泡茶之水自有一番高論,,認為“水以清、輕,、甘,、潔為美”。其《大觀茶論》 所述“輕甘乃水之自然,,獨為難得,。古人第水,雖曰中泠,、惠山為上,,然人相去之遠近,似不常得,。但當取山泉之清潔者,。其次,則井水之常汲者為可用,。若江河之水,,則魚鱉之腥、泥濘之污,,雖輕甘無取,。”就喝茶來說,,這話說的一點毛病沒有,。胡麻水名流葛建設喝茶就很講究,自詡深得茶文化之妙,,常常普及泡茶須得凈化水,、純凈水或農夫山泉之類的常識,。但俗人如我,往往堅持就近原則,,就地取材,自來水可泡,,山泉水可泡,;窖水可泡,井水也未嘗不可,。但,,于茶來說,何水不可泡,?茶可從來沒有說過什么“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茶之為茶,歷經沸水,,初心不改,。本性就是個樹葉子,其自知自若,,舒展只在朝夕,,沉浮不言春秋。奈何喝茶的人往往會品出個層次,、品質的高下和價格的高低貴賤來,。 其實吧,講的隱晦一點就是心態(tài)作祟,,說的平常一些就是適合個人喜好,、口味及興趣愛好罷了。
如此說來,,茶就是一面鏡子,。照出的都是喝茶人的心態(tài)和性情,映出的都是人世間的百態(tài)和隱言,。不同地域不同樹葉味兒相去甚遠,,不同地域相同樹葉味兒也有所不同;相同地域不同樹葉味兒也各有千秋,,相同地域同樣的葉子味兒也有區(qū)別,。茶之兄弟姊妹遠親近鄰紛繁異常,要說檔次高低,、品質高下與否,,其實真是個人的習慣、愛好,、味覺認同,、飲茶人自視的層次或投他人所好等等所致,。譬如有人覺得酸菜倒牙、沙蔥味兒沖,,我倒覺得頓頓都有就是幸福,。這跟沒牙老漢喜歡爛熟的紅燒肉、中年漢子喜歡嘎嘣脆的蘿卜是一個道理,。
這里有個小故事,。某天,禪師路過市場時,,偶然聽到顧客與屠夫的對話,。顧客對屠夫說:“給我割一斤好肉?!蓖婪蚵犃?,放下屠刀反問:“哪一塊不是好肉呢?”顧客當時怔住,而在一旁的禪師卻頓悟了,。
如此說來,,哪一種茶不是好茶?哪一種茶不是樸實無華,?
茶之為茶,,它的心態(tài)是平和的。茶只是茶,,茶知道自己就是些樹葉子,。
茶余說茶,只是個人之拙見,,究其深刻原因,,其實就是不會喝茶。也曾附庸風雅買了一些杯碗盅壺,,無奈嗅覺不敏味覺遲鈍,,終究是沒有學會品茶,恰如“躁動的夜晚,,無論你怎么仰望星空,,都不會成為一個哲學家”一樣。
茶余說茶,,只是因為泡了一杯樹葉子,,茶多酚亢奮了神經。
□段好賢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并保留"蘭州新聞網"的電頭,。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