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小史
街頭或一些熱鬧去處,,常常會看到墻上貼著些彩色紙頭,,輝煌耀目,,繽紛引人,。有的上面寫著某日某劇團(tuán)在某劇院演出某戲;有的寫看某影院放映某電影,;有的寫著某日在某地表演“氣功”,、“斗蛇”,、“精彩雜技”,、“新編馬戲”等等,,這就是各演出團(tuán)體用來擴(kuò)大宣傳,、招徠觀眾的廣告,又稱“海報”,。
海報是什么時候開始有的呢?梅蘭芳先生在他的《舞臺生活四十年》里道:“那時(按指清末)沒有海報廣告,,本日演唱各戲里面應(yīng)用的主要道具,如《艷陽樓》里的石鎖,、仙人擔(dān)……《連環(huán)套》的雙鉤,,《御碑亭》的亭,都陳列在戲館門口,,讓觀眾看了,,就可以明白當(dāng)天大部分的戲目。這是一種拿實物來做廣告的方式,?!卑此f,,清代還沒有海報。其實,,海報在公元十世紀(jì)左右,,也就是在中國戲曲初始形成、并以瓦肆勾欄作為固定演出場地的時候就有了,。不僅如此,,那時通訊宣傳工具不發(fā)達(dá),海報還被作為重要的宣傳工具,。宋元時呼為“招子”或者“花招兒”,;明清時叫做“條子”或“報條”。
最早能看到的關(guān)于海報的說法,,大多在元雜劇里面,。雜劇《王矮虎大鬧東平府》里說:“時逢稔歲,節(jié)遇上元,,在城內(nèi)鼓樓下作一個元宵社會,,數(shù)日前出了個花招告示”?!稄?fù)落娼》雜劇有:“明日個大街頭,,花招子寫上個新雜劇?!薄痘麻T子弟錯立身》里有:“(看招子介,,白)且入茶坊里問個端的?!笨梢?,那時的海報大多張貼在茶坊、酒肆等熱鬧場所,。也有些海報貼在勾欄,、戲棚門口。元末杜善夫的《莊家不識勾欄》散套里,,說一個鄉(xiāng)下人來到城里,,走過勾欄,沒見過海報,,說勾欄門口,,吊個花綠綠紙榜”,這個“花綠綠紙榜”,,實際就是劇場門口的海報,。那時,不光演戲要貼海報,說書等也都要出招子,,以廣招徠,。《夷堅志》載:南宋乾道年間,,呂德卿和友人在杭州“同出嘉會門外茶肆坐,,見幅紙用緋帖尾,云:‘今晚講說《漢書》’,?!薄端疂G傳》第五十四說,白秀英唱諸宮調(diào),,都是演唱曲藝張貼海報的例證,。
明清之際仍然沿習(xí)這種風(fēng)氣。清代《都門竹枝詞》里有:“某日某園演某班,,紅黃條子貼通阛,,太平鑼鼓灘黃調(diào),更有三堂什不閑,。”紅黃條子,,就是海報,。
隨著科學(xué)的發(fā)展,到了清末,,除了在茶館,、酒肆熱鬧去處張貼海報外,開始在報紙上做廣告,。同治末,、光緒初《申報》上登有:今演《新編白蛇傳》,“添置玲瓏細(xì)巧燈彩”,。光緒五年(1879年)二月初二《申報》登有“三雅園”看戲座價廣告:“正桌每只洋三元,,散座每位洋五角,包廂每間洋三元五角……起碼每位一角,;洋人每位洋一元,。三雅園盛記具?!?/p>
時至今日,,海報廣告已不再限于文藝演出。展覽,、招工,、招生、產(chǎn)品介紹,、私人授課,、對調(diào)工作,、互換住房,甚至于什么“祖?zhèn)鲉畏健?、“尋人啟事”“失物招領(lǐng)”等等,,都以海報的形式出現(xiàn),成為一門獨具特色的“廣告藝術(shù)”,,一個新興的行業(yè),,在社會生活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王小梅
版權(quán)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wǎng)獨家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或鏡像;授權(quán)轉(zhuǎn)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并保留"蘭州新聞網(wǎng)"的電頭,。如本網(wǎng)轉(zhuǎn)載稿涉及版權(quán)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