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蘇鳳麗:用有筋骨的作品為時代而歌
先鋒引領
登上舞臺,唱念做打皆為藝術強音,;走下舞臺,,傳幫帶創(chuàng)皆為時代而歌。這是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甘肅演藝集團秦腔藝術劇院副院長蘇鳳麗的藝術情懷,。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藝術這條道路上,,她傾囊相授,,無私傳承、大膽創(chuàng)新,。秦聲隴韻,,春意正濃……
期望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春綠隴原桃李芬芳,秦聲隴韻薪火相傳,。
2021年3月1日,,2020年省級人才培訓項目——甘肅演藝集團秦腔藝術劇院蘇鳳麗“師帶徒”項目匯報演出在蘭州黃河劇院隆重舉行。
在藝術界這是盛事,,以至于一周前就出現(xiàn)了“一票難求”的盛況,。更有甚者,蘇鳳麗的“鐵粉”聞訊打著“飛的”從南京,、成都,、西安等地趕來一睹名家風采。
演出開始,,甘肅演藝集團秦腔藝術劇院優(yōu)秀青年演員郭鋒,、羅娜、李晨、竇瑋陸續(xù)登場表演,。她們的恩師蘇鳳麗則在臺下心無旁騖地注視著徒弟們的舉手投足,、一招一式。演出結束后,,她走上舞臺攜徒弟共同謝幕,,迎接她們的是潮水般的掌聲和鮮花。這是蘇鳳麗的“高光時刻”,,也是一張圓滿的傳承答卷,。
在這張凝聚著艱辛、使命,、責任的“活態(tài)傳承”榜單上,,人們激動地看到秦腔中“潛伏”的DNA符號再一次被“激活”。
作為甘肅省級戲曲人才培訓項目“師帶徒”的典型人物,,蘇鳳麗此次收徒傳藝“以師帶徒,,以戲帶培”,對甘肅省秦腔藝術的傳承發(fā)展和傳統(tǒng)戲劇青年人才培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
“戲曲的傳承如果出現(xiàn)斷層斷檔,,挽救的代價十分沉重。對我而言,,‘師帶徒’就像‘讀茶’一樣,,茶涼了,傳承就無從談起,?!碧K鳳麗感慨地說,“我也是有恩師的人,,受益于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肖派’藝術創(chuàng)始人肖玉玲先生的悉心傳授,在一輩傳一輩的傳承中,,藝術生命得以延續(xù),,這是對前輩最好的致敬?!?/p>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感悟,,在“師帶徒”的教學過程中,蘇鳳麗更期望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艾F(xiàn)在我們正處于戲曲傳承發(fā)展的最好時代,秦腔‘肖派’的藝術魅力和戲曲傳承‘口傳心授’的特點,,她們愿意學,,我更愿意傾囊相授,,希望我和我的學生共同努力,把秦腔藝術發(fā)揚光大,;希望我們共同創(chuàng)作出謳歌新時代人民生活的精品力作,,奉獻給廣大人民群眾?!彼f,。
用好作品和觀眾對話
藝術,就要為時代而歌,。
這是個創(chuàng)新的時代,。
蘇鳳麗先是在秦腔現(xiàn)代戲《八月十五月兒圓》中嘗試全新唱法,挑戰(zhàn)一個片段演唱16分鐘的“超長待機”紀錄,;其次,,2021年初,她攜手我省優(yōu)秀青年歌手段興華推出“秦腔+流行音樂”新作《一屋燈火添錦繡》,,讓古老秦腔有了新的生命。
追趕“時代列車”讓蘇鳳麗實實在在體會了一次跨界的滋味,,也讓她堅定了一個方向——撕去“一個唱秦腔的演員只能專注唱秦腔”的標簽,,堅持走創(chuàng)新之路。在她看來,,這是傳統(tǒng)秦腔藝術重新煥發(fā)活力的必經之路,。
蘇鳳麗至今還清楚地記得2017年11月7日《八月十五月兒圓》在西安易俗大劇院上演時的情景。演出過程中,,有的觀眾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淚濕衣襟。謝幕時,,全場掌聲雷動,,觀眾集體站立久久不肯離場。她便以最隆重的方式再次登場演唱《鎖麟囊》選段,,向觀眾致敬,。
“有筋骨、接地氣的作品就能打動觀眾,,你向觀眾傳遞什么樣的信心,,觀眾就會接到什么樣的信號?!栋嗽率逶聝簣A》的唱詞通俗易懂,,觀眾聽得親切,接納度高,。這再一次說明,,好的文藝作品書寫人民,,就會受到人民的歡迎和認可,它的生命力就越持久,?!?/p>
2021年1月,時長6分23秒的全新風格音樂作品《一屋燈火添錦繡》發(fā)布,。這部作品也成了蘇鳳麗跨界的“錦繡”之作——淡化了戲曲色彩,,輕柔委婉的腔調就像黃河水一樣,緩緩流淌,,曲風新穎,,令人耳目一新。
一首成功的音樂作品僅僅靠歌詞打動人心是遠遠不夠的,,讓一首歌有靈魂,、有生命才是最高境界。這首和段興華共同演唱的作品也感動了蘇鳳麗自己:“兩種不同風格,、不同節(jié)奏,、不同韻律的藝術門類實現(xiàn)了‘無縫’銜接,既生動呈現(xiàn)了流行音樂的時尚元素,,又完好地保留了戲曲藝術的本體,,古老秦腔有了新的生命?!?/p>
(本文配圖由蘇鳳麗提供)
蘇鳳麗
■人物簡介
蘇鳳麗,,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師承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戲曲教育家,、“肖派”藝術創(chuàng)始人肖玉玲先生,表演風格大氣流暢,,追求內秀,,演唱特點融敏腔、京劇程派藝術為一體,,行腔細膩,,柔中帶剛,形成獨具一格的“綿里裹針”唱腔藝術特點,。主演的《鎖麟囊》《八月十五月兒圓》等眾多作品深受西北五省區(qū)觀眾喜愛,。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高宏梅/文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wǎng)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并保留"蘭州新聞網(wǎng)"的電頭,。如本網(wǎng)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