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疾控中心發(fā)布七月健康提示—— 做好乙腦和登革熱的預防
近日,,甘肅省疾控中心發(fā)布七月健康提示:本月長期處于高溫天氣,,加之暑假即將來臨,游泳戲水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同時,,省疾控中心提醒公眾要注意流行性乙型腦炎和登革熱的預防,,做好防蟲滅蚊工作。除此之外,,還要繼續(xù)做好呼吸道疾病的預防,。
呼吸道疾病:外出游玩 做好防護
呼吸道疾病主要是一些病毒,、細菌等侵入呼吸道黏膜后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并可引起全身癥狀和體征。呼吸道疾病多是通過飛沫傳播,也可通過密切接觸或者間接接觸傳播,。例如,,呼吸道疾病的病人手上往往沾有大量病菌,他們所接觸的物品表面都留有大量病菌,,如果健康的人不注意,,直接接觸病人用過的物品而未做徹底的手清潔,病菌就可能通過手-鼻腔-呼吸道而引起感染,。
暑假即將來臨,,不少家長都會選擇帶孩子外出游玩,隨著各地人員流動加大,,大家應繼續(xù)做好個人防護,。
呼吸道疾病感染者和疑似感染者,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安全建議您科學佩戴口罩,。做好手衛(wèi)生是預防傳染病簡便有效的措施,,要用流動水和肥皂或洗手液規(guī)范洗手。在外出等不方便時,,建議使用免洗手消毒液,。建議多開窗通風,每天可以通風2到3次,,每次30分鐘,,也可以早、中,、晚各一次,。咳嗽,、打噴嚏時應避開他人,,用紙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擋。不隨地吐痰,。如果出現(xiàn)發(fā)熱,、干咳、乏力,、咽痛等癥狀,,盡量減少與他人的密切接觸,必要時及時就醫(yī),。
流行性乙型腦炎:成人可自費接種疫苗
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是由乙腦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通過蚊蟲(主要是三帶喙庫蚊)叮咬傳播,,豬,,尤其是仔豬,是乙腦最重要的傳染源,。
人對乙腦病毒普遍易感,,被攜帶有乙腦病毒的蚊蟲叮咬后大部分人不會出現(xiàn)明顯的不適癥狀,呈現(xiàn)隱性感染,,且會獲得免疫力,;但當人體免疫力比較低,感染的乙腦病毒數(shù)量大,、毒力強的時候,,病毒就可侵犯中樞神經系統(tǒng),引起腦實質病變,,出現(xiàn)高熱,、意識障礙、抽搐,、呼吸衰竭等癥狀,,嚴重者會導致死亡。
目前尚無治療流行性乙型腦炎的藥物,,乙腦患者臨床癥狀重,治療經濟負擔高,,因此接種乙腦疫苗是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我國免費為兒童接種乙腦疫苗,,成人可自費接種非免疫規(guī)劃乙腦疫苗,。我省目前有乙腦減毒活疫苗和乙腦滅活疫苗兩種可供選擇,具體接種事宜可咨詢當?shù)亟臃N點,,或直接撥打甘肅省衛(wèi)生熱線12320進行咨詢,。
防蚊滅蚊不放松,日常要保持居住環(huán)境干凈整潔,,重點清掃衛(wèi)生死角,、積水,疏通下水道,,噴灑消毒殺蟲藥水,,減少蚊蟲孳生。農村地區(qū)要重點消滅牲畜棚(特別是豬圈)的蚊蟲,。個人防止蚊蟲叮咬可使用蚊帳,、驅蚊劑等。
登革熱:避免前往流行地區(qū)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蚊子叮咬傳播,?;颊吒腥竞罂沙霈F(xiàn)發(fā)熱、頭痛,、肌肉關節(jié)疼痛等癥狀,,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休克和死亡。因此,,必須對登革熱保持高度的警惕和認識,。登革熱的傳播途徑主要是蚊子叮咬。在登革熱流行地區(qū),,感染登革病毒的白紋伊蚊和亞洲虎蚊是最主要的傳播媒介,。因此,避免蚊子叮咬是預防登革熱的關鍵,。登革熱的癥狀通常在被蚊子叮咬后的5到8天內出現(xiàn),,主要包括發(fā)熱、頭痛,、肌肉關節(jié)疼痛,、皮疹等。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xiàn)出血,、休克等嚴重癥狀,。
出行前要了解目的地的情況,避免前往登革熱流行地區(qū),。要準備一些必要的防護用品,,如驅蚊液、蚊香,、蚊帳等,。還可以考慮接種登革熱疫苗以提高免疫力。
出行時做好防護措施,。首先,,要穿著長袖、長褲等防護措施,,避免暴露皮膚,。其次,要使用驅蚊液,、蚊香等驅蚊用品,,減少蚊子叮咬的機會。此外,,還要注意改善住宿環(huán)境,,保持室內通風干燥,減少蚊子孳生,。
如果在旅行期間出現(xiàn)疑似登革熱的癥狀,,應立即就醫(yī)并告知醫(yī)生自己的旅行史,。要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同時要保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如勤洗手,、勤換衣等。還要注意保持室內通風干燥,,減少病毒滋生的機會,。
防溺水:少年兒童是重點人群
夏季是溺水的高發(fā)季節(jié),致死率高,。尤其是青少年和兒童是防溺水的重點人群,。
應加強看護和教育,避免兒童接近危險水域,,預防溺水,。兒童游泳時,要由有救護能力的成人帶領或有組織地進行,,不要單獨下水,。對于低齡兒童,家長要重點看護,。不能將兒童單獨留在衛(wèi)生間,、浴室、開放的水源邊,,家中的儲水容器要及時排空或加蓋,。
游泳應選擇管理規(guī)范的游泳池,不提倡在天然水域游泳,,下雨時不宜在室外游泳。下水前,,應認真做準備活動,,以免下水后發(fā)生肌肉痙攣等問題。水中活動時,,要避免打鬧,、跳水等危險行為,如有不適應立即呼救,。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曉芳
責任編輯:王旭偉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并保留"蘭州新聞網"的電頭。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