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母愛為多重殘疾兒子撐起一片天 ——記皋蘭縣黑石鎮(zhèn)和平村楊蘭花孝老愛親事跡

俗語說“慈母愛子,,非為報也”,。孝老愛親,、愛護家人是做人的本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各種品德構成的前提,。在皋蘭縣黑石鎮(zhèn)和平村就有這樣一個照顧兒子的好榜樣,,她名叫楊蘭花,多年如一日,,不辭辛勞,、無微不至照料患有多重殘疾的兒子,她用真情無私的付出在村民中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得到鄉(xiāng)親們的一致好評,。
楊蘭花今年68歲,黑石鎮(zhèn)和平村六社特困供養(yǎng)脫貧戶,,家中只有兩人,,2010年丈夫因肝癌晚期去世,兒子今年41歲,患有先天性腦癱,、雙目失明等多重殘疾,,家里因病因殘無勞力生活比較困難,主要收入靠政府救濟,。
楊蘭花原本生活在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她和丈夫十分恩愛,直到兒子出生后被確診為腦癱,,這對原本幸福的家庭無疑是晴天霹靂,。起初她和丈夫為了給兒子治病,到處尋醫(yī)問藥,,去各大醫(yī)院求診,,兒子27歲那年,病情越來越嚴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楊蘭花堅持給兒子端屎端尿、擦拭身體,、噓寒問暖,、關心起居、添置新衣等等,,把兒子照顧的無微不至。
后來,,兒子雙目失明,,身體狀況每況愈下。楊蘭花每一天干完農(nóng)活都陪在兒子身邊,,吃喝拉撒睡全都包在她身上,。盡管由于過度勞累身患腰椎間盤突出,飽受疾病的折磨,,但她從不在兒子面前表現(xiàn)出來,,她始終堅持用自我的實際行動照顧兒子。照料殘疾在床的兒子,,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雖屬人間常情,,但確實是難能可貴,。
楊蘭花常說:“都是黨的政策好,為家里減少了不少生活的壓力,,不管日子有多苦,,只要兒子健康就是我現(xiàn)在最大的愿望。”沒有豪言壯語,,也沒用華麗的辭藻,,但正是這樸實簡單的話語卻蘊含一個母親的愛。從一個20多歲的年輕婦女到60多歲的花甲老人,,40多年如一日,,楊蘭花傾心照顧身患多重殘疾兒子的故事,充分體現(xiàn)了母愛的偉大和無私,,體現(xiàn)了女性的堅韌和對家庭的責任,,正是有了她這母愛,才讓家更加溫暖,,社會更加和諧,。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魏婷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wǎng)獨家版權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并保留"蘭州新聞網(wǎng)"的電頭,。如本網(wǎng)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