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守望 金城關
蘭州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鎮(zhèn),,金城關就是一道天塹,。早在漢代,金城關就是漢朝修筑的另一重要關隘,。初時關址在今西固沙井驛大橋附近,,至北周時,移至今蘭州市黃河北岸中山鐵橋向西約1公里處的金山寺西山腰隘處,,有“一夫當關,,萬人莫開”之勢。據(jù)《史書》記載,“漢代開始設關,,周武帝時置金城津,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津為關,,設官稽查出入,,唐因隋制,宋紹圣四年(公元1097年)蘭州知州苗履重筑,。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指揮楊廉修鎮(zhèn)遠浮橋,,移關于橋西200米許,北為百尺峭壁,,南為黃河白馬浪,,居然天塹。明正統(tǒng)十年(公元1445年)山東都指揮李進重修,,用磚石構筑關城,。城上建戍樓3楹,城內正北筑臺,,高丈許,,上建真武殿,城東西各有城門,,西門外建甕城,。1921年甘肅督軍署復建?!笔菇鸪顷P逐漸成為“控扼要沖,,通道西域”的一大要津。1942年興修蘭新公路時,,因地狹而毀,,再也難覓其遺跡了。
金城關的繁盛是因為1400多年前的漢唐盛世,,那時的甘肅是中西文化交流,、貿(mào)易往來的重要通道。絲綢之路有北線,、中線,、南線三條線路,蘭州正好處在中線上,。唐朝經(jīng)歷了安史之亂后日漸衰落,,甘肅的文化經(jīng)濟也隨之受到影響。在經(jīng)過宋,、西夏,、金、元一個相對平穩(wěn)期后,到了明清兩代,,隴原的發(fā)展又跨入了一個歷史發(fā)展時期,。蘭州的茶莊、水煙行,、生藥鋪,、鹽行、雜貨行,、綢緞莊,、車馬店等已不下上千家。正如范長江所說:“蘭州本已‘過站’的關系而繁榮”,, “蘭州是一個總樞紐的地方”,,“故當時之蘭州客商云集客店貨棧盛極一時”。西進的駝隊往往從金城關經(jīng)過十里店,、安寧堡,、沙井驛、河口,、永登進入河西走廊,。
如今的金城關已經(jīng)不是指那塊突出于白塔山、幾欲躍進黃河的巨石,,而是有更廣泛人文內涵的一片區(qū)域,,它是指依山面水、橫躺在白塔山和黃河之間的仿古通道,,被命名為“金城關文化風情區(qū)”,。從2002年始,經(jīng)過5年的設計和建設,,總建筑面積大約有2萬平方米的金城關文化風情區(qū)大功告成,。根據(jù)百里黃河風情線的總體規(guī)劃,依山而疊的仿古建筑群從半山綿延到北濱河路邊,,古典的建筑“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曼回,,檐牙高啄”,,充分利用墻面、地面,、廣場,、綠地和擋土墻面,用磚雕,、浮雕,、地雕等多種藝術形式,,展示絲綢之路的歷史文化、典型風情民俗和過去的蘭州等歷史文化場景,。
磚雕是甘肅著名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tǒng)建筑裝飾工藝品,,在風情區(qū)東區(qū)、中區(qū)利用仿古建筑墻面,,嵌貼仿磚雕玻璃鋼浮雕,,具體有《伏羲女媧》《蘭州水車創(chuàng)始引進人段續(xù)》《威鎮(zhèn)邊疆的飛將軍李廣》《林則徐在金城》和《金城攬勝圖》,以展示古絲綢之路甘肅段歷史文化名人軼事或重大歷史事件,。在風情區(qū)東區(qū)博覽中心南擋土墻面,用漢畫磚的表現(xiàn)手法,,對稱布置蘭州老八景和吉祥裝飾圖案:《五泉飛瀑》《蘭山煙雨》《白塔層巒》《梨園花光》《河樓遠眺》《古剎晨鐘》《虹橋春漲》《蓮池夜月》,。在東區(qū)內街,設置了14塊表現(xiàn)古絲綢之路甘肅段的浮雕,,分別為崆峒仙境,、麥積煙云、炳靈寺觀,、金城關隘,、大佛寺、第一雄關,、莫高窟,、月牙泉和玉門關等14處歷史勝跡。在二臺,、三臺道路轉角處,,采用中國傳統(tǒng)雕塑的材料鑄鐵,布置《蘭州鼓子》《逛街》《鐵芯子》《太平鼓》《花兒》和《彭高棋》等6組參與性雕塑,。這里的建筑外墻都是青磚砌成,,展示了古絲綢之路甘肅段歷史文化名人軼事和秀麗風景。
風情區(qū)一臺為仿古一條街,,經(jīng)營古玩,、字畫、民間工藝品以及餐飲茶樓等,;二臺為主題博物館,,分別是蘭州彩陶館、蘭州文化體驗館,、秦腔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陳列館和黃河橋梁博物館。如今,,金城關將接續(xù)蘭州歷史文脈,,重現(xiàn)絲路重鎮(zhèn)風采,,為廣大市民及外地客人送上一道文化大餐,同時也成為蘭州亮麗的城市名片之一,。
秦腔館是一個地方戲曲專業(yè)博物館,。該館由序廳、演員篇,、班社篇,、音樂篇、劇目篇,、舞美篇和觀演篇七個展廳組成,。該館展品主要包括清代秦腔曲譜、秦腔臉譜,、秦腔劇本,、秦腔表演戲服和演出道具以及許多頗具代表性的秦腔展品。大量高科技手段的運用,,是秦腔博物館的一大特色,。參觀者可以通過互動性觸摸屏,了解和欣賞秦腔名家和名段,,也可以在復原的老戲園里,,欣賞由幻影成像技術“現(xiàn)場”演繹的秦腔演出。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陳列館采用實物陳列,、場景復原,、多媒體等數(shù)字化現(xiàn)代手段,集展示,、陳列,、收藏、研究,、保護于一體,,是了解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成果的窗口和平臺。在序廳和展示廳,,采用微縮景觀模型,、實物展示等形式,集中展示了蘭州極具代表性的一批非遺項目,,如蘭州太平鼓,、黃河水車、蘭州鼓子,、苦水高蹺等,;三樓的蘭州老街,真實地再現(xiàn)了明清時期古金城“茶馬互市”興盛一時的商業(yè)景象,,街頭攤販,、民間工匠,、茶樓酒肆、皮貨雜鋪等都包容其中,。為了更好地傳承和宣傳非遺項目,,非遺陳列館中還設有“蘭州刻葫蘆傳習所”“蘭州剪紙傳習所”“蘭州泥塑傳習所”。它們以非遺工藝品現(xiàn)場制作,、展示銷售和文化交流為主要內容,,出自“非遺絕活”的眾多特色文化產(chǎn)品通過展示,獲得廣大市民和外地游客的認可與青睞,。傳習所的建立,,在地方文化旅游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是對蘭州非遺項目的保護性開發(fā),,同時對于市場經(jīng)濟環(huán)境下傳統(tǒng)民俗的發(fā)展,,也是一種創(chuàng)新和有益的嘗試。彩陶館由序廳,、展示廳、體驗廳三部分組成,,利用聲,、光、電相結合的高科技數(shù)字化技術手段,,通過彩陶文化展覽,、先民生活場景復原、多媒體模擬制陶過程等方式,,集中呈現(xiàn)蘭州地區(qū)出土各時期,、各種類型的彩陶。使參觀者能對彩陶文化,,特別是馬家窯文化獲取更多的認識和了解,。文化體驗館由舞劇體驗區(qū)、旅游景點體驗區(qū)等十個展示區(qū)組成,,最大的特色在于陳展內容是通過現(xiàn)代科技手段以互動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市民可以親身體驗蘭州的各種特色景觀與主要的文化產(chǎn)品、活動,。影視體驗區(qū),,擁有國內一流高科技手段的5D影院。黃河橋梁博物館基本陳列以《九曲飛虹》為題,,分為《天塹通衢》和《天下黃河第一橋》兩大部分,,展覽采用珍貴實物、微縮景觀模型,、圖片資料等多種手段,,全面展示黃河橋梁概貌和蘭州黃河鐵橋的百年歷史滄桑,。《天塹通衢》通過大河橋影,、古今橋韻,、名橋集錦三個單元向大家介紹了黃河上從古至今橋梁的演變歷史以及黃河流域著名橋梁的展示介紹;《天下黃河第一橋》以古渡重關,、慎重簽約,、百年滄桑、人文鐵橋等四個單元,,通過文獻,、實物等陳展方式將百年中山鐵橋的建造歷史作了詳盡的梳理和展示。
由于金城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歷代詩人多有吟詠,。唐代邊塞詩人岑參在《題金城臨河驛樓》中贊嘆金城關的雄偉“古戍依重險,高樓見五涼,。山根盤驛路,,河水浸城墻?!?高適有“北樓西望滿晴空,,積水連山勝畫中?!泵鞒S諫留下了“一夫怒當關,,百萬不敢傍”的詩篇,李頵《題蘭州郊外》嘆贊“金城關外此峰巔,,云??M回夕照鮮”。明代詩人馮惟訥有“金城關外雪嵯峨,,龍尾山前涌白波,。春風一夜流澌盡,漢使明朝欲渡河,?!钡母形颉6拔煨缌印敝坏淖T嗣同的“金城置郡幾星霜,,漢代窮兵拓戰(zhàn)場,。豈料一時雄武略,遂令千載重邊防”的七言律詩,,形象地說明了歷史上蘭州雄踞西北的戰(zhàn)略地位,。
倚巖百丈峙雄關,西域咽喉在此間,。金城關在兵荒馬亂的歲月,,它以身軀守護著金城,;在太平盛世的今天,見證了無數(shù)次西行的依依不舍之情,。往事越千年,,滄海變桑田,歷朝歷代興亡更替,,而千年守望的金城關,,仍然留給后人的是那份淡然和高古。
□劉志宏
責任編輯:王旭偉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wǎng)獨家版權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并保留"蘭州新聞網(wǎng)"的電頭,。如本網(wǎng)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